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38

38.水星灵来拜访一

38.水星灵来拜访一个我们地球来的灵人,他在世时因学问而颇负盛名(他就是克里斯蒂安·沃尔夫);他们渴望从他那里获得关于各种主题的信息。但他们发觉,他所说的并未超出属世人的感官印象,因为他在说话时思想的是他的名声,并且和在世时一样(在来世,每个人都保持原来的秉性),想把各种事物串在一起,再把它们与其它东西联起来,不断形成新的结论。由于他试图产生长长的论据链,而这些论据都是基于他们没有看见或不承认为真理的事物,所以他们声称,这些链子既没有连起来,也没有得出他的结论,他们称其为权威的模糊。于是,他们不再向他提问题,只是问:“这叫什么?那叫什么?”由于他还是以物质概念,而非属灵概念回答这些问题,所以他们离开了他。在来世,每个人越属灵地或以属灵的概念来说话,在世时就越曾信神,并且越不以物质概念来信祂。

我想借此机会在此讲述以下经历,以说明在来世,出于自己的深思而获得聪明的学者是何情形,这种深思为了真理,因而为了从世俗考虑中抽离出来的功用而被认识真理的爱所点燃;以及寻求从其他人那里获得聪明,未经自己任何思考的人又是何情形,如那些渴望认识真理,仅仅是为了学问上的名声并由此获得世上的荣誉或利益,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从世俗考虑中抽离出来的功用之人。我感觉有一个声音从下面穿透上来,靠近我的左侧,直达我的左耳。我发现,他们是在那里试图挣脱的灵人,只是我不知道他们是哪类灵人。然而,他们挣脱出来后,便与我交谈,自称是逻辑学家和形而上学者;他们曾将自己的思维深深沉浸于这些学科,没有其它目的,只是为了被视为有学问,由此获得荣誉和财富。他们抱怨说,他们现在过着悲惨的生活,因为他们在学习这些学科时没有其它目的,因而没有由此培育自己的理性能力。他们说话缓慢,声音低沉。

与此同时,两个灵人在我头顶上彼此交谈;我问他们是谁,被告知,其中一个在学术界是非常有名的,我得以认为他是亚里士多德(我没有被告知另一个是谁)。那时,他被带入在世时所处的状态;谁都能很容易地被带回他在世时所处的状态,因为他以前的一切生命状态都与他同在。令我惊讶的是,他靠近我的右耳,在那里说话,声音虽然嘶哑却很理智。我从他的讲话主旨发觉,他的秉性和先上来的经院学者们的迥然不同;事实上,他从自己的思维发展出他所写的东西,因而产生自己的哲学。因此,他所发明并加到思想观念上的术语,都是他用来描述内在观念的词语形式。如我所得知的,他以此为乐,并在这乐趣,以及知道关乎思维和理解之物的渴望驱使下有了这些发现;他顺从凡他的灵所指示的。这就是为何他靠近我的右耳,不像他的追随者,也就是所谓的经院学者们;他们不是从思维到术语,而是从术语到思维,这是一条反路。他们当中有许多人甚至都没有行进到思维,只局限于术语。他们若运用这些术语,就能随心所欲地证明一切,并照着他们说服人的欲望把真理的表象强加到虚假上。对他们来说,哲学就这样变成一条通向疯狂,而非智慧的道路,并使他们陷入黑暗而不是光明。

后来,我和他讨论分析学。我说,一个小男孩能在半小时内讲得比亚里士多德在一本书里描述得更具哲理性、分析性和逻辑性,因为整个人类思想及其所产生的言论都是分析性的,其法则来自灵界;想从术语人为地发展到思维的人,颇像一个跳舞者,试图通过他的运动纤维和肌肉的知识来学习跳舞;他若跳舞时专注于此,几乎不可能迈开脚。事实上,没有这类知识,他也能活动全身的所有运动纤维,适当激活他的肺、膈肌、肋胁、手臂、颈部,以及身体的其它器官,整本书都不足以描述这一切。我说,那些想出于术语思考的人差不多也是这样。他赞成这些话,并说,以这种方式学习思考,正好走反了。他补充说,若有人想变成傻瓜,就让他这样行吧;不过,他应不断思想功用,并出于内在之物来思考。

接着,他向我展示了他原来对至高无上的神所持的观念,即:他把这位神描绘为有一张人脸,头上有光环围绕。现在他知道了,这个人就是主,光环是从祂发出的神性,不仅流入天堂,还流入宇宙,掌管并统治其中的一切事物。凡掌管并统治天堂的,也掌管并统治宇宙,因为这一个与另一个不可分离。他还说,他信一位独一神,但祂的属性和品质却被指定各种名称,这些名称被其他人拜为神明。

一个女人出现在我面前,她伸出手来,想抚摸他的脸颊。当我对此表示惊讶时,他说,他在世时,这个女人经常向他显现,似乎抚摸他的脸颊,她的手很美。天使灵们说,很早以前的人曾看见过这个女人,并给她起名叫帕拉斯;她向那些住在地上时以观念为快乐,并专注于思考,而非哲学的灵人中的某一个显现。这类灵人与亚里士多德同在,喜爱他,因为他出于内在思考;于是,他们便展示出这样的女人。

最后,他向我勾勒出他对人的灵魂或灵所曾设想的概念。他把灵魂或灵称为气(pneuma,希腊语为呼吸),也就是说,它是一个不可见的生命力,就像些许以太。他说,他早就知道他的灵死后会活着,它既是他的内在本质,就不可能死亡,因为它能思考。此外,他一直无法清晰地思考灵魂或灵,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因为除了他出于自己所思考的外,他还没有从其它任何源头形成任何有关它的想法,甚至从古人那里知道得也很少。另外,在来世,亚里士多德在明智的灵人中间,而他的许多追随者则在愚蠢的灵人中间。

属天的奥秘 #933

933.“冷与热”表

933.“冷与热”表示正在重生之人的状态,就对信和仁的接受而言,这种状态类似于冷和热:“冷”表示无信和仁,“热”表示(信和)仁。这从圣言中“冷和热”的含义清楚可知:在圣言中,这两个词要么论及将要重生的人,要么论及已经重生的人,要么论及教会。这个问题同样从整个思路,也就是上下文明显看出来,因为论述的主题是教会。前一节论述的是,人将再也不能以这种方式毁灭自己了,而本节论述的是,总有某个教会会出现。首先描述的是教会产生时的情况,也就是人正在重生,以成为教会时的情况,然后描述的是这个重生之人的性质;如此对主题的阐述就涵盖了教会成员的每个状态或整个状态。
人正在重生时的状态类似于“冷和热”的状态,或无信和仁的状态,以及有信和仁的状态。若不通过经验,事实上通过反思经验,这一点无法向任何人轻易显明。由于如今很少有人正在重生,并且在正重生的人当中,反思或能反思其重生状态的人即便有,也是寥寥无几,所以我们简要说说这个主题。当人正在重生时,他便从主那里获得生命,因为在此之前,不能说他活着,属世界和肉体的生命并不是生命;唯独属天和属灵的生命才是生命。人通过重生从主那里获得真生命;他之前并无生命,故在无生命和真生命,也就是无信和仁与某种信和仁之间交替。无信和仁在此由“冷”来表示,而某种信和仁则由“热”来表示。
关于这个主题,情况是这样:每当人沉迷于肉体和世俗事物时,信和仁就不存在,也就是说,这是“冷”的时期。因为在这种时候,活跃的是肉体和世俗事物,因而是他自己的东西。只要人把心思全放在这些东西上,他就缺乏或远离信和仁,甚至根本不去思想属天和属灵事物。原因在于,天堂事物和肉体事物决无可能在一个人里面共存,因为人的意愿已全然败坏。但当人的肉体和意愿的事物不再活跃,而是沉寂下来时,主就会通过他的内在人作工;这时,他就处于信和仁,在此被称为“热”。当他回到肉体时,就又生活在“冷”中;当肉体或属肉体之物沉寂下来,可以说不存在时,他就生活在“热”中。这两种状态来回交替。因为人的情况是这样:在他里面,属天和属灵事物无法与他的肉体和世俗事物共存,而是来回交替。这就是将要重生的每个人所经历的,并且只要他处于重生的状态,这种情形就会持续下去。因为人只能这样重生,也就是从死人变成活人,别无他法;原因如前所述,他的意愿已全然败坏,因而与他从主那里所获得的新意愿完全分离;这个新意愿是主的,不是这个人自己的。由此明显可知,此处“冷与热”表示什么。
每个重生之人都能从经验知道这是事实。也就是说,当沉迷于肉体和世俗事物时,他就缺乏并远离内在事物,以至于不但不去思想它们,反而一想到它们就感到冷;但当肉体和世俗事物沉寂下来时,他就处于信和仁。他从经验也能知道,这些状态彼此交替。这就是为何当肉体和世俗事物开始过量并想要掌权时,他就陷入困境和试探,一直持续到他被带回这种状态:外在人服从或顺从内在人。外在人永远不会服从或顺从,除非它沉寂下来,可以说不存在。上古教会的最后一代无法重生,因为如前所述(310:1, 398, 640, 875:4, 927:2节),对他们来说,理解力的事物和意愿的事物构成一个心智;因此,其理解力的事物无法与意愿的事物分离,所以他们不能轮流处于属天、属灵事物与肉体、世俗事物。他们对天堂事物不断感觉寒冷,对恶欲则不断感觉温暖,所以他们不可能有交替。

属天的奥秘 #7083

7083.自然界的热

7083.自然界的热和光是从尘世太阳发出的;而属灵的热和光,或爱和信,是从天堂的太阳发出的。天堂的太阳就是主;来自显为太阳的主的热是爱,来自显为太阳的主的光是信。主就是光,这一点清楚可见于约翰福音:
  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翰福音8:12)
  主是太阳,这一点清楚可见于马太福音:
  当耶稣变了形像时,祂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马太福音17:2)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